臭氧氣體檢測儀的方法大致可分為化學分析法和儀器法兩大類。
化學分析法中zui常用的是碘化鉀法,硼酸碘化鉀吸光光度法和靛藍二磺酸鈉分光光度法。前兩種方法因對臭氧的專屬性不好或穩定性較差,在現場使用中均受到某些限製,而靛藍二磺酸鈉分光光度法因靈敏度高,對臭氧的性強,無需標準即可用於O3的定量測量,所以在1996年國家頒布的空氣質量標準GB3095-1996中,用該法代替原標準中的硼酸碘化法作為化學檢測O3的標準。
儀器法檢測臭氧的優點在於靈敏度高,重複性好,對操作者水平要求也不高,是一種較好的方法,但是因為此類儀器原來一般價格昂貴,不易普及使用。山美水美公司經過多年努力,在提高質量的過程中,通過規模采購,不斷降低臭氧檢測儀價格。使越來越多的客戶使用上臭氧檢測儀器。現在終於得到大規模普及使用。
儀器檢測臭氧濃度的原理是采用化學發光法、紫外線吸收法和電化學法。因化學發光法須配用乙烯氣瓶,乙烯又是可燃物,既危險又不方便,所以近年來上常用的是紫外線吸收法和電化學法。
紫外線吸收法的原理是基於O3對波長254nm的紫外光的吸收,根據比爾一朗的定律可以算出O3的濃度,這種方法結構簡單、靈敏度高、響應快,在0-10000ppm濃度範圍內具有良好的線性,且零點漂移和量程漂移都很小。
電化學法是被測臭氧氣體以擴散方式和儀器接觸。並發生反應。輸出穩定的電信號。氣體濃度值可以穩定地用數據顯示在顯示屏上。